Ammonia
- 氨是自然產生而且會經由人類活動所產生。用來作為植物的肥料,在清潔劑都含有氨。
- 氨不會遺留在環境中很久的時間,也不會積聚在食物鏈中。
- 每個人都暴露在環境中自然產生於空氣、食物。水和泥土中低濃度的氨。
- 沒有發現暴露在ㄧ般的環境濃度的氨中會對人類健康有影響,暴露到非常高濃度的氨,可能會對肺造成傷害及死亡,有些氣喘的人,可能對氨更敏感。
- 沒有任何的證據證明氨會導致癌症。DHHS、U.S. EPA 及IARC 都未將氨列入致癌物質。
- 使用含氨的清潔劑之前,確認有良好的通風並穿戴正確的衣物,絕不要將清潔劑存放在孩童可能有興趣的容器裡。
- 可以測量血中和尿中的氨濃度,這些檢驗不能直接偵測你是否曾經有過氨暴露。
- OSHA 已經訂定8 小時的可接受暴露量為25ppm。
本文重點
【氨(Ammonia), CAS # 7664-41-7】,已經被發現在環境中的空氣、泥土和水到處存在,甚至包括植物。動物及人類。暴露在高濃度的氨下會導致皮膚、嘴巴、喉嚨、肺及眼睛的刺激及灼傷。在非常高濃度的氨下會導致死亡。
一、什麼是氨(Ammonia)?
氨是自然產生而且會經由人類活動所產生。氨是植物及動物所必需的氮的重要來源。腸子裡所發現的細菌能夠產生氨。氨是無色的氣體而且有著不同的氣味。 這個氣味很多人會覺得熟悉,因為氨被用在嗅鹽中,很多家庭及工業用清潔劑及窗戶的清潔用品都會用到氨。氨氣能夠溶於水中,這種氨被稱為液態氨或氨水。一但 暴露在開放式的空氣中,液態氨馬上轉變成氣體。氨被直接應用在農田的土壤裡,被用來作為農田裡作物、草坪及植物的肥料。很多家庭用及工業用的清潔劑都含有 氨。
二、氨進入環境中如何變化?
- 氨被發現到處存在於環境中的空氣、水、泥土、動物以及植物中。
- 氨不會遺留在環境中很久的時間,它會馬上被植物、細菌和動物所利用。
- 氨不會積聚在食物鏈中,但是氨是植物和細菌必需的營養物。
三、我在什麼情況下會暴露於氨?
- 每個人都暴露在環境中自然產生於空氣、食物。水和泥土中低濃度的氨。
- 你可能因為使用含氨的清潔用品而暴露在高濃度的氨中。
- 假如你使用含氨的肥料或是住在使用氨肥的農田附近,則你可能暴露到高濃度的氨。
- 假如你進入一個包含很多動物的密閉大樓中(尤其是農場動物),你可能會暴露到很高濃度的氨。
四、氨對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
目前沒有發現暴露在ㄧ般的環境濃度的氨中會對人類健康有影響,暴露在空氣中高濃度的氨中,可能會對皮膚、眼睛、喉嚨和肺造成刺激,而有咳嗽及燒傷的症狀。暴露在非常高濃度下的氨,可能會對肺造成傷害及死亡,有些氣喘的人,相較於其他氣體,可能對於呼吸到氨更敏感,吞嚥下濃度高的氨水溶液可能會造成你的嘴巴、喉嚨和胃的燒傷,眼睛噴灑到氨水溶液可能會造成燒傷或是失明。
五、氨致癌的可能性有多高?
沒有任何的證據證明氨會導致癌症。美國衛生與人群服務部(DHHS)、美國環保署(U.S. EPA)及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都未將氨列入致癌物質。
六、氨對孩童的健康有什麼影響?
相較於成人,孩童比較不可能暴露到高濃度的氨,因為大部份的暴露發生在工作當中,孩童對於氨的反應大致上和成人相同,我們不知道氨的暴露是否會導致出生缺陷,或者是否會經由胎盤傳至胎兒,或是經由母乳傳至給嬰兒。
七、在家中如何減少暴露於氨的風險?
將含有氨的產品擺放至孩童無法觸及之處。使用含氨的清潔劑之前,確認有良好的通風並穿戴正確的衣物及眼部的保護。絕不要將清潔劑存放在孩童可能有興 趣的容器裡,像是汽水瓶。避免去到剛使用含氨肥料或是氨的農田裡。為了降低在工作場所中氨的暴露,必須要穿戴正確的防護衣及遵從工作安全守則。
八、目前有任何的醫療檢驗讓我知道我已經暴露於氨嗎?
有檢驗可以測量血中和尿中的氨濃度。這些檢驗不能直接偵測你是否曾經有過氨暴露,因為氨在正常人體中是存在的。
九、國內外法規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指出,典型氨鹽中及食物中的氨濃度,不會造成人類健康的風險。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署(OSHA)已經訂定8小時的可接受暴露量為25ppm以及短時間(15分鐘)的可接受暴露量為35ppm。
台灣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規定,氨的工作場所中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PEL-TWA)為50 ppm,35 mg/m3。
原文出處:ATSDR(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原文連結:https://wwwn.cdc.gov/TSP/ToxFAQs/ToxFAQsDetails.aspx?faqid=10&toxid=2
翻譯連結:請按滑鼠右鍵另存檔案
翻譯者:施冠卉(國立陽明大學)/校稿:鍾季容老師、黃詠愷老師
審稿: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江宏哲主任、黃柏菁助研究員、李愛羣博士後研究員、姚凡壹研究助理、江威誼研究助理、徐如欣研究助理
重點摘錄:張惠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