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yl Mercaptan
- 它能在動物和人類的血液、大腦和其他組織中發現到,也能從動物的糞便中釋放出來。
- 它能用於製造塑膠、農藥和作為噴射機燃料,也是木材紙漿廠的副產物。
- 釋放到環境中的甲硫醇大部分會進入空氣。
- 甲硫醇可在水中透過化學反應而形成。
- 甲硫醇天然存在於土壤中。
- 可能因吃某些食物(如堅果和奶酪)而食入甲硫醇。
- 可能會因為在下列幾種場所工作而暴露到甲硫醇:木材紙漿廠、污水處理廠、噴氣燃料、農藥或家禽飼料。
- 甲硫醇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所知甚少,唯一的訊息是當工人打開並清空甲硫醇罐而暴露到極高濃度時,發生貧血、陷入昏迷。
- IARC尚未歸類甲硫醇的致癌性。
- OSHA已規定在8小時工作日、40小時工作週的空氣中,甲硫醇的可容許暴露濃度為20 mg/m3。
- ACGIH和NIOSH建議甲硫醇的職業暴露限值為1 mg/m3。
- 台灣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規定,工作場所中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PEL-TWA)為10 ppm,20 mg/m3。
本文重點
【甲硫醇(methyl mercaptan), CAS #74-93-1】甲硫醇是一種從腐爛物質釋放出來的天然物質,其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所知不多。
一、什麼是甲硫醇(Methyl Mercaptan)?
甲硫醇是一種聞起來像腐爛甘藍菜的無色氣體,為一種天然物質,能在動物和人類的血液、大腦和其他組織中發現到,也能從動物的糞便中釋放出來,它天然存在於某些食品中,如一些堅果和乳酪。
甲硫醇能從沼澤地的腐爛有機物中釋放出來,也存在於美國某些區域的天然氣、煤焦油和某些原油中。它能用於製造塑膠、農藥和作為噴射機燃料,也是木材紙漿廠的副產物。
二、甲硫醇進入環境中如何變化?
- 甲硫醇能天然的和從工業來源釋放到空氣中。
- 釋放到環境中的甲硫醇大部分會進入空氣。
- 陽光可將空氣中的甲硫醇分解成其他的物質。
- 甲硫醇可在水中透過化學反應而形成。
- 甲硫醇天然存在於土壤中。
三、我在什麼情況下會暴露於甲硫醇?
- 甲硫醇始終存在於身體中。
- 如果居住在甲硫醇的天然來源附近(如沼澤),可能會吸入空氣中的甲硫醇。
- 可能因吃某些食物(如堅果和奶酪)而食入甲硫醇。
- 如果在木材紙漿廠或污水處理廠工作,可能會暴露到甲硫醇。
- 如果在使用甲硫醇製造其他產品(如噴氣燃料、農藥或家禽飼料)的工廠工作,也可能會暴露到甲硫醇。
四、甲硫醇對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
甲硫醇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所知甚少,唯一的訊息是當工人打開並清空甲硫醇罐而暴露到極高濃度時,發生貧血、陷入昏迷後約一個月死亡。目前仍不知長期暴露到低濃度的甲硫醇是否會導致健康危害。
五、甲硫醇致癌的可能性有多高?
目前仍沒有相關訊息顯示出甲硫醇是否會導致人類或動物發生癌症。美國衛生與人群服務部(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HHS)、國際癌症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和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都尚未歸類甲硫醇的致癌性。
六、目前有任何的醫療檢驗讓我知道我已經暴露於甲硫醇嗎?
甲硫醇始終存在於體內。已有檢驗能用來測試血液中的甲硫醇濃度是否高於正常值。此檢驗需要特殊的設備,因此通常無法在診所內進行;然而,此檢驗不能用來找出已經暴露到多少的甲硫醇,或預測是否會發生有害健康的影響。
七、國內外法規
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規定排放、洩漏或意外釋出100磅以上的甲硫醇到環境中時必須通報。
美國職業安全及健康管理局(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已規定在8小時工作日、40小時工作週的空氣中,甲硫醇的可容許暴露濃度為20 mg/m3。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師協會(The 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 ACGIH)和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及健康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建議甲硫醇的職業暴露限值為1 mg/m3。美國聯邦政府的建議已於1999年七月更新。
台灣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規定,工作場所中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PEL-TWA)為10 ppm,20 mg/m3。
原文出處:ATSDR(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原文連結:https://wwwn.cdc.gov/TSP/ToxFAQs/ToxFAQsDetails.aspx?faqid=223&toxid=40
翻譯連結:請按滑鼠右鍵另存檔案
翻譯者:林建維(台北醫學大學)
校稿者:黃詠愷老師
審稿:姚凡壹研究助理
重點摘錄:張惠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