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itrosodiphenylamine
- N-亞硝基二苯胺用來製造橡膠產品,像是輪胎或是其它的化學物質。
- N-亞硝基二苯胺會從廢棄物場所緩慢蒸發至空氣或流至地面下。
- N-亞硝基二苯胺能溶於水中,但會附著在土壤上。
- 在空氣中、水中及土壤中,N-亞硝基二苯胺會在數周內分解。
- 暴露的機會非常小。
- 在工作場所產生N-亞硝基二苯胺的暴露機會很小(現今美國只有一間公司在生產)。
- 碰觸或是呼吸到受汙染的廢棄物或是有害廢棄物地點附近的泥土,可能會有高劑量的暴露。
- 關於N-亞硝基二苯胺影響人類健康的資訊很少。
- U.S. EPA已經將N-亞硝基二苯胺定為可能的人類致癌物。主要是根據大鼠長期暴露高劑量N-亞硝基二苯胺的研究中顯示膀胱癌增加。
- U.S. EPA提出N-亞硝基二苯胺在湖中及河流中濃度限制,建議濃度為49,000 ng/L,甚至更少。
- 飲用水中, U.S. EPA規定標準為700 μg/L,甚至更少。
本文重點
【N-亞硝基二苯胺(n-Nitrosodiphenylamine), CAS # 86-30-6】,一般大眾及在工作場所工作的人們可能不會暴露到N-亞硝基二苯胺。住在有害廢棄物處理場旁邊的人們,可能因為飲用到受汙染的水或是碰觸到、呼吸到受汙染的土壤及塵埃而暴露。有限的動物實驗顯示N-亞硝基二苯胺可能傷害膀胱及腎臟。
一、什麼是N-亞硝基二苯胺?
N-亞硝基二苯胺是一種工業用的化合物。它是褐橙色或是黃色固體,從1945年就開始被生產製造。N-亞硝基二苯胺用來製造橡膠產品,像是輪胎或是其它的化學物質。
在1980年代早期,大部分美國的橡膠輪胎製造商以其它較有效益的化學物質替代。今日,美國只有一間製造商製造N-亞硝基二苯胺。
我們不知道是否N-亞硝基二苯胺在自然環境中存在。有些證據顯示微生物會產生N-亞硝基二苯胺。
二、N-亞硝基二苯胺進入環境中如何變化?
- N-亞硝基二苯胺會從廢棄物場所緩慢蒸發至空氣或流至地面下。
- 在空氣中,N-亞硝基二苯胺會附著在灰塵粒子上,而且會隨風移動。
- N-亞硝基二苯胺能溶於水中,但會附著在土壤上,不會在土壤中快速移動。
- 在空氣中、水中及土壤中,N-亞硝基二苯胺會在數周內分解。
- 我們不知道在人類體中,N-亞硝基二苯胺會分解成什麼物質,也不知道這個物質是否對人類有害。
- N-亞硝基二苯胺無法在我們的飲用水、食物或是空氣中找到。
- 水中的微生物能消化N-亞硝基二苯胺,但它們不會累積在高階的動物中。
- 我們不知道是否陸上動物或是植物會將N-亞硝基二苯胺累積在體內。
三、我在什麼情況下會暴露於N-亞硝基二苯胺?
- 暴露的機會非常小。
- 在工作場所產生N-亞硝基二苯胺的暴露機會很小(現今美國只有一間公司在生產)。
- 有害廢棄物地點附近的飲用水可能會產生汙染。
- 碰觸或是呼吸到受汙染的廢棄物或是有害廢棄物地點附近的泥土,可能會有高劑量的暴露。
四、N-亞硝基二苯胺對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
關於N-亞硝基二苯胺影響人類健康的資訊很少。動物實驗中,關於預估暴露劑量和健康影響之間的關係,也沒有足夠的資訊。
動物實驗中已經確定可能會造成死亡的劑量與暴露。動物在食物中,長期給予高劑量的N-亞硝基二苯胺暴露下,造成腫脹、膀胱癌以及體重的變化。
我們不知道是否這些效應也會在人類中產生。我們也不知道,是否會影響懷孕或是造成先天缺陷。
五、N-亞硝基二苯胺致癌的可能性有多高?
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已經將N-亞硝基二苯胺定為可能的人類致癌物。主要是根據大鼠長期暴露高劑量N-亞硝基二苯胺的研究中顯示膀胱癌增加。但沒有證據顯示在人類體內會造成膀胱癌。
雖然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已經將N-亞硝基二苯胺分類為可能的致癌物質,但動物研究資料是有限的。其他公共衛生組織也斷論,N-亞硝基二苯胺目前沒有辦法評估在人類體內致癌的可能。仍需有較多的研究。
六、目前有任何的醫療檢驗讓我知道我已經暴露於N-亞硝基二苯胺嗎?
沒有檢驗可以偵測你是否已經暴露在N-亞硝基二苯胺。有些檢驗可以偵測已暴露的動物血中、尿液中N-亞硝基二苯胺和它分解後的產物,但這些檢驗目前還不能在人類中進行。
七、國內外法規
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提出N-亞硝基二苯胺在湖中及河流中濃度限制,建議濃度為49,000 ng/L,甚至更少。在這濃度下,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預估你得到癌症的風險相當低。
飲用水中,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規定標準為700 μg/L,甚至更少。
N-亞硝基二苯胺也被認為是有害的廢棄物,而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要求工廠如有超過100磅的排放量,應馬上呈報到美國政府的國家反應中心。
原文出處:ATSDR(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原文連結:https://wwwn.cdc.gov/TSP/ToxFAQs/ToxFAQsDetails.aspx?faqid=1008&toxid=212
翻譯連結:請按滑鼠右鍵另存檔案
翻譯者:施冠卉(國立陽明大學)
校稿者:黃詠愷老師
審稿:姚凡壹研究助理
重點摘錄:張惠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