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研究院將於114年4月24日(星期四)上午9:30~10:30舉辦「體外體內推估(IVIVE)方法應用:以發展預測人類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之腎臟清除率的細胞模型與電腦模擬整合工作流程為例」(Advancing In Vitro to In Vivo Extrapolation (IVIVE): Developing an In Vitro-In Silico Workflow for Predicting Human Renal Clearance of PFAS)線上演講(中文)。
體外體內推估(IVIVE)是新穎替代測試方法(NAM)中風險評估的一個關鍵方法,通過整合體外生物數據與電腦計算模型預測生物體內之暴露。IVIVE技術已被廣泛認可為一種減少動物實驗並支持人類健康風險評估的有效工具,並在各大監管與非監管機構中得到應用。本次演講將以預測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人類腎臟清除率為案例,展示體外細胞模型與電腦模擬整合之發展,並提供推進台灣NAMs方法學應用的可能性。
PFAS具有範圍極廣的人類清除半衰期,這些半衰期被廣泛認為受近曲小管再吸收等因素的影響。儘管生物監測提供了有用的數據,但預測多種PFAS的腎臟清除率(CLrenal)仍需依賴體外模型和IVIVE方法。本研究旨在開發一個IVIVE工作流程來預測腎臟清除率,並比較使用不同體外模型(96孔板、靜態24孔Transwells和流體微生理學模型)的結果。該研究測試了三種PFAS:PFOS(長半衰期)、PFHxA和PFBS(較短半衰期)。並應用了貝葉斯方法與團塊模式擬合實驗數據,估算體外滲透率,並將其應用於IVIVE模型中以預測人類體內CLrenal。預測結果與現有的體內人類數據高度一致,其中2D培養模型與體內數據在區分慢速清除和快速清除之PFAS方面具有最佳一致性。最終研究結論表明,結合體外細胞模式與電腦模擬方法可以有效預測CLrenal,並解此方法可以應用於識別具有較高生物累積潛力的PFAS,以提供辨識潛在危害風險之涵義。
時間:114年4月24日(星期四) 上午9:30~10:30
地點:線上(使用Teams視訊會議),演講前將寄發線上會議連結。
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
講者:
林幸潔 博士(美國德克薩斯州A&M大學 博士後研究員)
Hsing-Chieh (Candice) Lin, PhD (Texas A&M University, USA)
講者近期著作:
- Hsing-Chieh Lin, Courtney Sakolish, Haley L. Moyer, Paul L. Carmichael, Maria T. Baltazar, Stephen S. Ferguson, Jason P. Stanko, Philip Hewitt, Ivan Rusyn, Weihsueh A. Chiu. An in vitro-in silico workflow for predicting renal clearance of PFAS.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Vol. 489, 2024. DOI: 10.1016/j.taap.2024.117015
- Hsing-Chieh Lin, Ivan Rusyn, Weihsueh A Chiu. Assessing Proarrhythmic Potenti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Using a High Throughput In Vitro-In Silico Model with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 ALTEX. 2023 Oct 19;41(1):37–49. doi: 10.14573/altex.2306231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HBrqK8QGChmzywA86,報名人數限100位。
//php end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