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生產不斷增加以滿足於人類生活需求,然而這些塑膠終將轉移至環境之中。塑膠微粒是指原生製造(初級)或廢棄分解後(次級)的細小塑膠顆粒和纖維,目前污染已經衝擊水生生態系統。因此,塑膠微粒是否進入食物鏈進而使消費者面臨健康風險,開始受到國際關注與討論。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先前已彙整過聯合國、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與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The German Federal Institute for Risk Assessment, BfR)對塑膠微粒的看法與評估(詳情請見文末延伸閱讀),此篇將再從BfR於2019年6月的更新資訊中,挑選出先前未提及的訊息供民眾了解。(以下點擊標題可顯示說明)
在化妝品中的塑膠微粒
塑膠微珠(microplastic particles / plastic beads)添加於化妝品中,如沐浴露、去角質劑和牙膏,主要目的是溫和去除皮膚角質、污垢或牙菌斑。塑膠微珠是由原料(例如乙烯)經聚合反應製成的聚合物顆粒。此外,短鏈形式的聚乙烯也被使用於化妝品黏性和構造的調整。也就是說,聚乙烯不只以單一形態存在於成份之中。然而,在水生生態中的塑膠微粒累積已讓歐盟警覺,歐洲化學局(European Chemical Agency, ECHA)便提出限制產品中添加塑膠微珠的因應對策,同時BfR也參與該案的公開討論。根據歐洲化妝品協會(Cosmetics Europe)所提供的訊息,塑膠微珠的用量從2012年至2017年間已減少97%。根據ECHA的估計,2017年歐洲經濟區生產的塑膠微粒中,塑膠微珠佔了0.2%。目前,ECHA已經提議從2020年開始全面禁止在化妝品中添加塑膠微珠。 目前BfR評估消費者不太可能因為接觸到或意外食入從化妝品中的塑膠微珠(> 1微米,相當於0.001毫米)而危害健康。但是,BfR認為仍須對塑膠微粒進行更多研究以獲得可靠的數據,將有助於評估對消費者造成的健康風險。 |
飲食中的塑膠微粒
環境中的塑膠微粒可以藉由空氣、海水、地表水或地下水進入食物鏈。就目前所知,食品、飲用水都可能含有塑膠微粒。至於汙染食品的途徑、食品中塑膠微粒的組成、尺寸以及含量等問題,皆有待更多的研究與調查釐清。 先前有媒體報導在蜂蜜、貝類、食鹽中檢測到塑膠微粒,然而這些檢測並無法對塑膠微粒的量與組成做出明確的結論;另外也有報導在啤酒和礦泉水中檢測到塑膠微粒,使用新的測量技術可以分析其塑膠微粒組成,但是從量化到確定「實際暴露量」仍是嚴峻的科學挑戰,因此目前BfR並沒有德國市場上銷售食品中塑膠微粒的平均含量數據。另一方面,BfR發表了關於魚、貝類中塑膠微粒的相關調查。沿著法國、比利時與荷蘭海岸所採集的紫殼菜蛤,又稱藍貽貝(Blue mussel),平均每克蛤肉有2毫克的塑膠微粒。在北海(North Sea)區域野生採集或在市場上購得的紫殼菜蛤,每10克蛤肉可檢測有2.6~6.1個纖維狀塑膠微粒;關於魚類的研究,歐洲飲食習慣通常不會攝食塑膠微粒累積所在的魚類胃腸道,因此目前沒有任何明確的結論;至於蝦、蟹之類的甲殼類動物,目前亦無可靠的塑膠微粒含量數據。 |
BfR對於塑膠微粒的關注與研究現況
BfR於2013年開始調查波羅的海(Baltic Sea)區域的貝類含有塑膠微粒的情況,最初目的是開發分析檢測標準流程;此外,BfR進行了動物實驗(in vivo),餵食小鼠各種塑膠微粒超過28天,給予的量遠超過人類實際可能暴露量,結果發現小鼠的腸道組織或其他器官沒有損傷影響,其研究成果已發表在Archives of Toxicology期刊;2018年,BfR的食品安全部門成立了奈米毒理學初級研究團隊,目前正利用腸道和肝臟細胞進行試驗(in vitro),測試各種材質、顆粒大小的塑膠微粒可能吸收量,並研究可能發生的毒理特徵與機制。2019年6月,Bf R針對環境、食品與消費性產品中的塑膠微粒議題舉辦了「消費者保護論壇」,內容著重於最新的科學觀點以及分析方法的發展現況。 |
《資料來源: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 2019年6月5日發布》
延伸閱讀:
- 國衛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針對「水中塑膠微粒」議題之整理報導 (2018-11-02)
- 國衛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針對「從天而降的塑膠微粒汙染」報導之相關回應 (2019-07-22)
編輯:鄭獻仁博士及徐如欣研究助理 / 校稿:鄭獻仁博士及林嬪嬪代理所長